诚顺和开通名老中医网上预约挂号平台

主页 > 中医儿科 > 咳喘 >

武汉儿科中医哪里好?小儿复感反复咳喘气促痰阻鼻塞流涕用什么中药方治疗效果比较好?

作者:诚顺和中医馆 时间:2023-12-22 阅读:

  武汉儿科中医哪里好?小儿复感反复咳喘气促痰阻鼻塞流涕用什么中药方治疗效果比较好?复感儿是指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儿。近年来,其临床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不仅婴幼儿较多见,学龄前期的孩子发病率也比较高,对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目前小儿复感反复咳喘在西医的临床中更多地被冠以各种“炎症”的病名,诸如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很多医生见“炎”思“热”,习惯性地选用寒凉为主的药物治疗,对于不少复感反复咳喘的患儿来说,其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面对这样的患儿人群不可陷于固定思维,而是应该根据具体的证型选择温法治疗往往颇具效果。

武汉儿科中医哪里好?小儿复感反复咳喘气促痰阻鼻塞流涕用什么中药方治疗效果比较好?

  比如有的小儿复感反复咳喘患儿人群,初起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往往在感冒后鼻塞流涕,咳嗽不爽,气促痰阻痰稀白,不易咳吐,或面色菱黄,消瘦倦怠,或纳呆,大便秘结,或咽部淡红不肿,或舌淡,苔薄白水滑,脉浮紧。

  辩证分析:从这类患儿人群反复外感的病史和其消瘦倦怠、稀白痰、淡舌水滑苔的临床表现分析,中医认为属于呼吸道疾病复感儿,正气不足、肺脾气虚的病机必然存在叫。询问治疗史每当其复感之初,由于唯恐病情深入加重,不少的家长多立即给予抗生素和寒凉清热类中药口服,若合并气管或支气管炎后,更大多靠静脉输注抗生素和口服同类中药治疗,病程往往迁延,甚至更长其所用药物性味多属苦寒,长期反复使用,必定耗伤患儿本就匮乏的正气、阳气,故正确的治则应当由“寒”转到“温上,从发病之初即温散之,选用杏苏散加减。

  处方:杏仁、苏叶、清半夏、陈皮、前胡、白前、积壳、桔梗、茯苓、甘草、蜜麻黄、旋复花、荆芥、细辛、生姜、蜜百部、紫苑,可开中药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饭后30分钟温服。

  方解:

  杏苏散中苏叶、前胡解表散寒,杏仁、桔梗宣肺达邪、利气止咳,半夏获荟、陈皮、积壳祛湿化痰、理气宽胸,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营卫。由于内有肺脾气虚,其外感之寒必然相对较甚,故于杏苏散之上加荆芥、麻黄、细辛,温助太阴少阴,增强解表散寒之力,另取蜜白前、百部、紫苑等药,温润降气、化痰止咳。复感儿复感之初,选用杏苏散加减,可有效截断病程,使患儿外感咳嗽症状迅速改善消失避免其进一步深入而发展为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肺炎。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诚顺和中医馆)建馆10余年,秉持“诚信为本,顺时养生,和谐健康”的中医文化精髓,坚持“名中医,好中药”的立馆之本,在中医药临床诊疗常见病、老慢病、疑难杂症及健康养生等领域颇具特色,建设和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李轩锦、钟明、徐长化、姜瑞雪、张林茂、王大宪、张压西、范平、宋跃进、王儒英、李家发、刘玉茂、高进、代春兰、段正莉、刘义涛、何友为、陈德货、向贤德、熊勇、廉河清、孔政、吴隆贵、胡爱玲、柳新樵、肖早梅、王垚、丁辛、鲁本堂、黎诗琪、蹇峰、让敏、张波茹、胡媛媛、罗天禄、朱长江等40余位名老中医团队,10余年坚持甄选道地药材,特邀湖北省多位七旬老药师亲手把控药材的进存和煎制,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是武汉卫计委批准成立的正规中医医疗机构,是武汉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是国医大师路志正中医养生实践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实践基地授权,屡获武汉市社工志愿者协会表彰。

  咨询预约:027-87878466,微信(手机同号):15607131150

  移动官网咨询预约:https://m.chengshunhe.net/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咨询客服

  提示:咨询预约挂号,请点击拨打24小时服务热线:027-87878466 或点击拨打医助手机(微信同号):15607131150

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预约挂号平台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预约挂号平台

请添加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号:chengshunhezhongyi ,或用微信扫描上面的公众号二维码、小程序码。

1、关注公众号后,点击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的:在线挂号,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2、扫描小程序码打开微信小程序后在首页的预约挂号版块或点击预约挂号、挂号的按钮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诚信为本|顺时养生|和谐健康

街道口馆地址:洪山区珞瑜路39号武汉大学科技孵化器大楼裙楼2楼2F02号

中南路馆地址: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武珞路442号中南国际城AB座2层6号房、3层1号房-1
咨询热线:027-8787846615607131150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鄂ICP备2024048673号-1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