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顺和开通名老中医网上预约挂号平台

主页 > 疑难杂症 > 其他杂症 >

郁病在中医典籍里的由来以及历代名家对郁病的病因病机的论述摘录

作者:诚顺和中医馆 时间:2022-07-30 阅读:

  郁病在中医典籍里的由来以及历代名家对郁病的病因病机的论述摘录。中医学对郁病的描述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首次将“郁”的概念引入医学。 明代医家虞抟的《医学正传》首先用“郁证”作为病证名称,包括情志、外邪、饮食等因素导致的广义郁病。 郁病为情志怫郁、气机郁滞所致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不宁、心情抑郁、胁肋胀痛、易怒喜哭、咽中异物感等症状。 凡因情志不舒、气机不畅导致气滞、血瘀、痰结、食积、火郁,从而引起脏腑失和出现的病证均可属此病范畴。 张景岳提出:“凡五气之郁, 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

郁病在中医典籍里的由来以及历代名家对郁病的病因病机的论述摘录

  郁病的病因病机的论述:

  明代孙一奎首提“五脏本气自郁论”,认为郁病是五脏自身阴阳失调、升降失常所致。 《证治汇补·五脏郁证》言:“心郁昏昧健忘,肝郁胁胀嗳气,脾郁中满不食,肺郁干咳无痰,肾郁腰胀淋浊,不能久立。”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云:“夫食过于饱,则脾不能磨消,令气急烦闷,睡卧不安。”脾胃居于中焦,脾为后天之本,为气机升降出入、气血津液运行之枢纽,肺朝百脉、心血运行、肝血收藏、肾精滋养及元气输布均依赖脾胃的升降纳运。 五脏功能失和,脾胃升清降浊功能逆乱,痰湿、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留聚,致使气血不能上养清窍,清窍失养而为病。

  唐容川《血证论》中云:“盖肝木之气,主于疏泄脾土,而少阳春生之气,又寄在胃中,以升清降浊,为荣卫之转枢。”肝胆五行属木,为气机开阖之枢,喜条达而恶抑郁,脾胃气机升降、运化调和很大程度上依赖肝的疏泄功能;肝气郁结,木失条达,疏泄失司,首先克脾犯胃,导致肝脾同病。 故临床很多脾胃之病,细究原因,多是肝郁在先,继之引起脾胃之病。

  张景岳提出“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类经》曰:“五志惟心所使”。 肝郁日久,伤及心神,心失所养则神无以藏志,可出现神绪不宁、不寐、多梦、烦躁等症。

  《难经·三十九难》言:“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肾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中焦壅滞,心肾水火无力上下相交,水火不济,心肾不交而致郁。

  总结历代医家观点结合临床实践,郁病病机多为脾胃失和、心脾两虚、肝脾同病、心肾不交,其中脾胃为郁病病机之根本。

  提示:咨询预约挂号,请点击拨打24小时服务热线:027-87878466 或点击拨打医助手机(微信同号):15607131150

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预约挂号平台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预约挂号平台

请添加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号:chengshunhezhongyi ,或用微信扫描上面的公众号二维码、小程序码。

1、关注公众号后,点击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的:在线挂号,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2、扫描小程序码打开微信小程序后在首页的预约挂号版块或点击预约挂号、挂号的按钮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诚信为本|顺时养生|和谐健康

地址: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武珞路442号中南国际城AB座2层6号房、3层1号房-1
咨询热线:027-8787846615607131150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鄂ICP备2024048673号-1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