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诚顺和中医馆 时间:2023-04-12 阅读: 次
中风发病骤然、变化迅速,有“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故而得名,又称“卒中”“薄厥”“仆击”“偏枯”“大厥”等。《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认为大怒使阳气亢盛,血随阳气上冲犯脑,发为薄厥。《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提出:“肥贵人多发仆击、偏枯之疾。”中风病位在脑,与肝、肾、心、脾等多脏相关。由于风、痰、瘀、火(热)、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引起气血逆乱、肝风内动,肝风挟痰夹瘀横窜脑脉,致脑脉瘀阻不通而发病。
风痰瘀阻证是中风常见证型,此证型发病率高于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和痰热腑实证。中医采用针刺治疗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常取穴百会穴,在人体穴位中位置最高,又称“三阳五会”,可治疗头面不适,《针灸甲乙经》载其可治疗“顶上痛,风头重,目如脱,不可左右顾”。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针刺患侧上肢手阳明经穴(肩偶、曲池、手三里、合谷)和患侧下肢足阳明经穴(伏兔、足三里、丰隆)可疏通阳明经气。丰隆为治痰要穴,《医学纲目》指出丰隆穴可治疗“诸痰为病,头风喘嗽,一切痰饮”。
脐腹灸是一种借助灸盒在腹部施灸的温灸器灸法。脐腹灸治疗的中心部位为神阙穴,施灸范围涵盖了任脉的关元气海、神阙、下脘、中脘、上脘穴,两侧足阳明胃经的天枢穴,可调理中、下二焦,不但具有扶正固元、调理脾胃、运化水湿的作用,还可调理肝肾,平息肝风,通经活络,则瘀血自除。药物贴敷借助药物的外治作用和经络腧穴的共同作用治疗中风诸症,劳宫、涌泉二穴相配可交通心肾、疏通经络、利窍开音,有利于恢复患侧肢体的感觉运动功能。
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中南馆武珞路442号,街道口馆珞喻路39号)
服务热线:027-87878466,微信(手机同号):18627730962
移动官网:http://m.chengshunhe.net/
提示:咨询预约挂号,请点击拨打24小时服务热线:027-87878466 或点击拨打医助手机(微信同号):15607131150
请添加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号:chengshunhezhongyi ,或用微信扫描上面的公众号二维码、小程序码。
1、关注公众号后,点击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的:在线挂号,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2、扫描小程序码打开微信小程序后在首页的预约挂号版块或点击预约挂号、挂号的按钮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地址: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武珞路442号中南国际城AB座2层6号房、3层1号房-1
咨询热线:027-87878466、15607131150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鄂ICP备2024048673号-1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