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诚顺和中医馆 时间:2019-12-22 阅读: 次
肾脏功能的不断衰竭比较终导致尿毒症的发生,尿毒症早期症状有头晕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所以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检查,避免疾病发展到后期而无法逆转。生活中的大部分尿毒症患者都是靠透析治疗,但是透析只能代替肾脏的清除代谢废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作用,而无法替代肾脏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即内分泌功能,所以仍然需要药物治疗。
一、尿毒症是怎么回事?
尿毒症,简单来说,就是肾脏功能衰竭,无法将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废物、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身体废弃物排出体外,导致人“中毒”的一系列综合症。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其实,尿毒症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各种肾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
二、尿毒症早期症状有哪些?
1、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的症状是尿毒症的主要症状。在尿毒症早期,患者往往有头昏、头痛、乏力、理解力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比较后可发展到表情淡漠、嗜睡和昏迷。
2、消化系统症状
尿毒症患者消化系统的比较早症状是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或腹泻。患者常并发胃肠道出血。此外恶心、呕吐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有关。
3、心血管系统症状
慢性肾功能衰竭者由于肾性高血压、酸中毒、高钾血症、贫血及毒性物质等的作用,可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肌受损等。由于尿素的剌激作用,还可发生无菌性心包炎,患者有心前区疼痛,体检时闻及心包摩擦音。
4、呼吸系统症状
酸中毒时患者呼吸慢而深,严重时可见到酸中毒的特殊性呼吸。患者呼出的气体有尿味,这是由于细菌分解唾液中的尿素形成氨的缘故。严重患者可出现肺水肿,纤维素性胸膜炎或肺钙化等病变。
三、尿毒症的中医发病机制
尿毒症概属中医的“肾厥”、“关格”、“水毒证”、“水肿”等范畴,其机理,主要由于外邪侵袭,日久缠绵不愈,使肾之脉络郁闭,导致气化不行,气血不得宣通,肾失于主水功能,遂成水肿之证。日久肾之阴阳俱虚,水气上犯,逆侮脾土,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肺气失于濡养,宣肃失权。如此,肾、脾、肺三脏功能失调,水气逆乱,伤及五脏。
四、尿毒症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尿毒症多采用以下方法:以温阳利水、温阳降逆、温阳通腑为主,脾阳通达,湿浊得下。若湿浊化热,乃标热本寒,寒热夹杂,虚实互见,必须分清标本虚实,才能避免诊治错误。
1、益气温阳利水法:适用于脾肾阳虚,湿浊内聚,重度浮肿伴有腹水,恶心呕吐,嗜睡等症。需使小便得通,胃中浊气得泄。
2、温阳降逆法:适用于以恶心呕吐为主症者。胃失调和,湿邪不化,浊气上逆,醒脾和中以降湿浊。
3、温阳通腑法:适用于尿素氮高为主,脾肾阳虚,湿热搏强,腑气不宣者。
4、镇肝熄风法:适用于邪热犯肝而致痉厥,以抽搐为主症,病势危急者。
五、艾灸调理尿毒症
艾灸取穴:中脘,神阙,关元,肾俞,命门,足三里,太溪,涌泉。
通过艾灸,逐渐激活肾脏的功能,减缓肾脏的萎缩。
1.、活血化瘀,使血液循环加快,减少血毒素的产生;
2.、提升人体元气,病人的畏寒怕冷和浑身无力在艾灸的调理下会慢慢改善。
六、尿毒症的预防
1、积极控制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各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尿路结石等。
2、不可滥用药物,服药前要咨询医生,不得已使用肾毒性药物,也要密切关注肾功能。
3、增强体质,坚持运动,避免因免疫力下降引起感染,导致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4、健康饮食、营养均衡、每天盐摄入量比较好低于6克,不熬夜不憋尿。
5、多喝水,帮助体内代谢物质的排出。
很多疾病发展到比较终不治,大部分原因都是在病情较轻的时候不引起重视才导致的。而尿毒症患者平时单靠透析是无法比较好地清除体内的毒素,一些中大分子毒素和蛋白质结合类毒素会越积越多,形成长期透析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越来越差。综上所述,想要远离尿毒症,比较好的办法还是要积极预防,保护肾脏。
诚顺和中医门诊部预约电话:027-87878466 手机(微信同号):18627730962
提示:咨询预约挂号,请点击拨打24小时服务热线:027-87878466 或点击拨打医助手机(微信同号):15607131150
请添加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号:chengshunhezhongyi ,或用微信扫描上面的公众号二维码、小程序码。
1、关注公众号后,点击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的:在线挂号,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2、扫描小程序码打开微信小程序后在首页的预约挂号版块或点击预约挂号、挂号的按钮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地址: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武珞路442号中南国际城AB座2层6号房、3层1号房-1
咨询热线:027-87878466、15607131150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鄂ICP备2024048673号-1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