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顺和开通名老中医网上预约挂号平台

主页 > 岐黄医术 >

中医典籍及古代医家对于胃咳的病因病机之认识

作者:诚顺和中医馆 时间:2022-08-22 阅读:

中医典籍及古代医家对于胃咳的病因病机之认识

  中医典籍及古代医家对于胃咳的病因病机之认识:

  胃咳病名最早见于《素问·咳论》,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发于胃者命名胃咳。胃咳症状以“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为主。其病因病机一为因实致咳,因胃咳属咳的一种类型,而咳的病因病机为肺气失和,即邪气从皮毛犯肺,寒饮入胃上传于肺,外内合邪致咳,基于肺胃之间经络联系,肺咳可传为胃咳。二则因虚致咳,“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日久损正可传变为胃咳。基于《素问·咳论》咳嗽病机“聚于胃,关于肺”的认识,后世医家认为凡影响肺胃气机的因素均可致胃咳发生,但不同医家对影响气机的因素有不同认识:

  1、从邪气角度论述者:《圣济总录·咳嗽呕吐》主张寒邪致胃咳,“肺感微寒,既为咳嗽,寒流于胃,又成呕吐”。《痰火点雪·痰火咳嗽》从食积论胃咳,提出。“土郁食积为咳,则甚于长夜,治以消导理脾”,针对食积病因消导理脾以治咳。《证治汇补·咳嗽门》提出胃火型胃咳的症状特点是“胃火嗽者,口渴善饥,面赤脸热,午前尤甚”,认为胃火可致胃咳。《医学三字经·咳嗽》认为痰热寒饮均可致胃咳,“盖胃中水谷之气,不能如雾上蒸于肺,而转溉诸脏,只是留积于胃中,随热气而化为痰,随寒气而化为饮。。胃中既为痰饮所滞,则输肺之气亦必不清,而为诸咳之患矣”。

  2、从正虚角度论述者:《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主张从脾胃立论治疗内伤杂病,指出:“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故咳嗽气短,气上”,为胃虚致咳提供理论依据。

  3、从虚实夹杂角度论述者:《备急千金要方·痰饮第六》认为胃虚痰盛可生胃咳,表现为“胸中积聚痰饮,饮食减少,胃气不足,咳逆呕吐”。

  虽然对胃咳病因病机认识存在差异,但治疗必须着眼于中焦,故《类证治裁·咳嗽论治》首次明确了胃咳的治疗原则,主张“咳呕并作,为肺胃俱病,先安胃气”,并以二陈汤、六君子汤为主方加减治疗。由此可见,古代医家对于胃咳症状病因病机认识,在《素问·咳论》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认为邪滞、正虚、虚实夹杂影响肺胃气机,出现咳而兼呕的胃咳症状,治疗上从脾胃着手。

  提示:咨询预约挂号,请点击拨打24小时服务热线:027-87878466 或点击拨打医助手机(微信同号):15607131150

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预约挂号平台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预约挂号平台

请添加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号:chengshunhezhongyi ,或用微信扫描上面的公众号二维码、小程序码。

1、关注公众号后,点击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的:在线挂号,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2、扫描小程序码打开微信小程序后在首页的预约挂号版块或点击预约挂号、挂号的按钮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诚信为本|顺时养生|和谐健康

地址: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武珞路442号中南国际城AB座2层6号房、3层1号房-1
咨询热线:027-8787846615607131150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鄂ICP备2024048673号-1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