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顺和开通名老中医网上预约挂号平台

主页 > 岐黄医术 >

浅谈中医典籍及历代医家对益火之源的认识

作者:诚顺和中医馆 时间:2022-08-25 阅读:

  浅谈中医典籍及历代医家对益火之源的认识。“益火之源”中“益”有加强、补充之意,但对“火之源”的理解历代医家有所不同。洪辑庵在《虚损启微》卷八中用崔氏八味丸治疗命门火衰之证,赵献可温补命门之火治疗痰湿咳嗽,陈莹选用巴戟天、菟丝子之品治疗肾阳不足的原发性痛经。多数医家认为“益火之源”在于温补肾阳,来治疗肾阳虚寒证。

浅谈中医典籍及历代医家对益火之源的认识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王冰注曰:“言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故曰求其属也……取心者不必剂以热,取肾者不必剂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仔细品味王冰的注解,并结合上下文之间的呼应关系,我们不难发现,此处的“火之源”指的是心阳。

  清代徐大椿明言:“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明指心为阳,肾为阴,即经文司天运气以心为火,肾为水之说,并不指肾中阴阳也。”并且这也与《黄帝内经》中五脏配五行——心属火的理论相一致。

  20世纪90年代,也有学者指出温肾助阳是对“益火之源”的误解。结合诸多医家注解,“益火之源”实则是温心阳,强调心为阳气之根。再回归原文“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当助其心”,还有“热之不热,责其无火,热之不久,责心之虚”,我们发现王冰提出的“益心之阳”,除了针对心阳亏损、阳虚寒凝的虚证,还包括了因郁闭不通所致的心火亢盛、上热下寒之证。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心火是邪气,与心阳之正气相对,“壮火食气”,即“正气与邪火不两立”。所以但凡能保住心阳,减少心阳的损耗,恢复心阳的布散,促进气机的流转,以寒凉之品急遏亢烈之邪火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才有了王冰对其注解的补充:“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提示:咨询预约挂号,请点击拨打24小时服务热线:027-87878466 或点击拨打医助手机(微信同号):15607131150

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预约挂号平台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预约挂号平台

请添加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号:chengshunhezhongyi ,或用微信扫描上面的公众号二维码、小程序码。

1、关注公众号后,点击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的:在线挂号,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2、扫描小程序码打开微信小程序后在首页的预约挂号版块或点击预约挂号、挂号的按钮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诚信为本|顺时养生|和谐健康

地址: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武珞路442号中南国际城AB座2层6号房、3层1号房-1
咨询热线:027-8787846615607131150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鄂ICP备2024048673号-1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