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顺和开通名老中医网上预约挂号平台

主页 > 岐黄医术 >

中医典籍伏邪学说对肛门瘙痒症发病的病因病机的观点和认识

作者:诚顺和中医馆 时间:2022-08-25 阅读:

  中医典籍伏邪学说对肛门瘙痒症发病的病因病机的观点和认识。中医典籍对肛门瘙痒症早有记载,有肛门湿疡、血风疮、肛周风等说法。此病发作特征与中医学伏邪不谋而合,病邪潜藏,伏而后发,肛周隐蔽之地正是邪气潜伏的关键部位,邪气尤其是湿邪长期积聚,难以清除,成为反复发作、慢性迁延的关键点。

中医典籍伏邪学说对肛门瘙痒症发病的病因病机的观点和认识

  从伏邪学说认识发病的病因病机伏邪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即说上一个季节感受寒邪,在下一个季节将会发病。后世伏邪理论不断得到延伸和扩展。

  晋代王叔和首用“伏邪”来解释“伏寒化温”的机制,发病以滞后、隐匿为著。后世医家将此称为“伏发”或“迟发”。伏邪性质也由早期单一的“伏寒”不断扩展至多种病邪。

  清代刘吉人《伏邪新书》在“伏邪病名解”阐述了伏邪在慢性疾病的重要性,他认为以下情况如“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或“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或“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乃复作者”,以及“已发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皆可称为伏邪。伏邪的病因多为正气亏虚,外感邪气,藏伏于内,日久发病,这与肛门瘙痒症的发病特征基本相符。

  《素问·评热病论》载:“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肛门瘙痒症的发病多由外感风、寒、湿、热等邪气,又因肛周乃潮湿秽浊之地,加上趁虚致病,邪气久抟,无力祛邪,日久化热、化风、化火、化燥、化瘀等形成内伏之邪,从而下注于魄门。且伏邪日久难去,必损正气,互为因果,遂致疾病缠绵难愈。

  提示:咨询预约挂号,请点击拨打24小时服务热线:027-87878466 或点击拨打医助手机(微信同号):15607131150

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预约挂号平台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预约挂号平台

请添加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号:chengshunhezhongyi ,或用微信扫描上面的公众号二维码、小程序码。

1、关注公众号后,点击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的:在线挂号,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2、扫描小程序码打开微信小程序后在首页的预约挂号版块或点击预约挂号、挂号的按钮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诚信为本|顺时养生|和谐健康

地址: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武珞路442号中南国际城AB座2层6号房、3层1号房-1
咨询热线:027-8787846615607131150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鄂ICP备2024048673号-1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