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顺和开通名老中医网上预约挂号平台

主页 > 岐黄医术 >

中医对内伤头痛的病因认识及从风阳论治的辩证要点及应用中药的功效

作者:诚顺和中医馆 时间:2022-09-19 阅读:

  中医对内伤头痛的病因认识及从风阳论治的辩证要点及应用中药的功效。内伤头痛多责之于风、火、痰、瘀、虚为患,内伤头痛虽有虚实之分,临证却以实证居多,多见于气机逆乱,责在肝风扰络。此处的风为内风,内风主要责之于肝,肝为风脏,风气通于肝,木生风,肝主疏泄功能的失调是内风形成的主要因素,具体辨证论治情况如下:

中医对内伤头痛的病因认识及从风阳论治的辩证要点及应用中药的功效

  1、风阳头痛治重肝阴

  风阳上扰之头痛,阳亢火旺,常见头胀头痛、眩晕、面红等症。《临证指南医案》提出“内风乃体内阳气之变动”。《类证治裁》曰:“风依于木,木郁则化风。”肝为将军之官,其主要的生理特性为喜条达、恶抑郁,主升、主动。《类证治裁》认为“肝阳上冒,震动髓海而致头痛”。治疗当以平肝潜阳息风为主,临证治重肝阴,用白芍,白芍入肝经,柔肝敛肝,阴亏而阳亢、火旺,故镇潜摄纳只治标,而滋柔方为求本之治,因此生白芍的应用至关重要。次为茵陈蒿,本品清肝热,又能发散,其性柔和,适于条达肝气、清肝热,故合于肝主疏泄,喜条达之特性。

  2、风火头痛治宜清肝泻火

  风火头痛多因肝气久郁,化火上扰清窍,症见头痛耳鸣、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以清肝泻火为主,拟清疏汤加减(柴胡、白芍、枳实、郁金、薄荷、黄连、栀子、白蒺藜、菊花、生地黄、细辛等)。方中柴胡、白芍、枳实疏达肝郁。黄连、栀子、郁金清肝泻火。薄荷、菊花疏肝达郁且清利头目。白蒺藜平肝止痛。生地黄养阴凉血清热,防伤阴之弊。细辛通络止痛。失眠者加生龙骨、炒酸枣仁。便秘者加草决明、大黄。气郁化火易伤阴,可重用生地黄,或加玄参。肝郁化火与肝阳上亢皆可导致头痛,临床应予以区分辨治。肝阳上亢者治当潜阳滋阴。肝郁化火者当以清肝泻火为主。

  3、痰浊头痛治宜和中降浊

  李东垣提出痰厥头痛,《丹溪心法》亦指出“头痛多主于痰”,治疗以健脾化痰祛湿为主。卢师善用芎辛导痰汤,由川芎、细辛、天南星、陈皮、茯苓、半夏、枳实、甘草等组成。《脾胃论》曰:“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以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化湿,以绝生痰之源。配以川芎、白芷祛风理气、通络止痛。枳实调气降浊。临证常加苍术,苍术辛苦性温,燥湿运脾,以治痰湿。《证治准绳·头痛》曰:“因痰饮而痛者,亦头昏重而痛,愦愦欲吐”,若痰饮偏盛,舌苔白滑者,合苓桂术甘汤以温化水饮。正如《金匮要略心典》曰:“苓、桂、术、甘,益土气以行水”。

  4、瘀滞脉络,治用化瘀通络

  瘀血内阻之头痛多见慢性头痛,刺痛、闷痛,病程较长,舌质暗或有瘀斑,治疗以化瘀止痛为主,方选血府逐瘀汤或桂枝茯苓丸加减。头痛虽病因变化多端,病机错综复杂,但临床常遇头痛,诊其寒象热象均不明显,而患者素有情志不畅,脉弦,或病痛日久、久痛入络、不通则痛,皆可从气血瘀滞论治。方中重用川芎,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能上行头目,下达血海,中开郁结,为治疗头风之要药。虫类药具搜剔络道、斩关除闭之效,痛久可加蜈蚣,搜剔络道痹阻之瘀血,使络脉得和、头痛得止。

  提示:咨询预约挂号,请点击拨打24小时服务热线:027-87878466 或点击拨打医助手机(微信同号):15607131150

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预约挂号平台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预约挂号平台

请添加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号:chengshunhezhongyi ,或用微信扫描上面的公众号二维码、小程序码。

1、关注公众号后,点击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的:在线挂号,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2、扫描小程序码打开微信小程序后在首页的预约挂号版块或点击预约挂号、挂号的按钮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诚信为本|顺时养生|和谐健康

地址: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武珞路442号中南国际城AB座2层6号房、3层1号房-1
咨询热线:027-8787846615607131150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鄂ICP备2024048673号-1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