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诚顺和中医馆 时间:2022-10-18 阅读: 次
中医学“五脏元真通畅”理论的含义是什么及与痛风发病的关系概述。“五脏元真通畅”首见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张仲景认为五脏元真通畅是人体健康的最佳状态,也是防病治病的最终目的。《灵枢·本脏》曰:“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张仲景禀承《黄帝内经》思想,其《金匮要略》中所言五脏并非单指狭义的肝、心、脾、肺、肾五个脏腑,而是指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为核心,包括相应六腑、五行、五体、五液、五味、五志、五方、五色、五音、九窍等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五大人体生理系统及其功能统称。
《素问·五脏别论》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戴长林[4]认为五脏并非绝对的“藏而不泄”,而是“藏中有泄”,既能向体外排泄,又能向体内输布通调、发散疏泄。
《金匮要略广注》云:“元真者,藏真之元气,经云藏真散于肝,通于心,濡于脾,高于肺,下于肾,所谓天真是也。”说明“元真”包含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和藏于各个脏腑的脏腑之精。“通畅”含义有二,一方面指五脏生理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在各个脏腑之间运行流畅,另一方面指人体与自然界处于协调互通的状态,物质能量得以时时交换。
综上,“五脏元真通畅”即五脏精气充足,功能正常发挥,人体禀受于父母的先天精微物以及藏于五脏之中维持各脏正常生理功能的脏腑之精,通过三焦布散全身,内入脏腑,外达皮毛,濡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并通过气的升降出入维持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使精、血、津液化生有源并得以在人体经脉流通畅达,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若五脏元真不畅,脏腑失去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动力,一则气血津液化生不足,机体失养,二则气血津液运行不畅,产生痰、湿、瘀、浊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反过来又会壅塞五脏,加重不畅状态,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五脏元真不畅与痛风发病的关系
如前所述,痰、湿、瘀、浊既是痛风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痛风发作加重的病因,对痛风的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影响。五脏元真不畅则气机运动失常,五脏化生、储藏、输布精、血、津液的功能失调,精、血、津液在人体内流通受阻,久则津凝成痰成湿,血停成瘀,导致痰、湿、瘀、浊等病理产物的产生,而痰、湿、瘀、浊壅塞五脏又会进一步加重五脏元真不畅,如此循环往复,病情难愈。因此,恢复五脏元真通畅状态,使精、血、津液运行有序,减少痰、湿、瘀、浊的产生,加快已经留滞于脏腑肢体经络的痰、湿、瘀、浊的排出,对于痛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五脏元真通畅”的核心在于“通”,根据痛风病性之寒热虚实,“通”法可分为清热除湿、通络止痛,温阳散寒、化湿通络,活血祛瘀、化痰通络,健脾渗湿、化痰通络四个方面,分别应用于不同时期、不同证型的痛风治疗中。
提示:咨询预约挂号,请点击拨打24小时服务热线:027-87878466 或点击拨打医助手机(微信同号):15607131150
请添加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号:chengshunhezhongyi ,或用微信扫描上面的公众号二维码、小程序码。
1、关注公众号后,点击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的:在线挂号,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2、扫描小程序码打开微信小程序后在首页的预约挂号版块或点击预约挂号、挂号的按钮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地址: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武珞路442号中南国际城AB座2层6号房、3层1号房-1
咨询热线:027-87878466、15607131150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鄂ICP备2024048673号-1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