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诚顺和中医馆 时间:2022-11-18 阅读: 次
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致病机制的研究及基本证型的治疗主则。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学痞满、嘈杂、胃脘痛等范畴。西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长期持续或反复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治疗上主要以抗Hp为主,虽能改善症状,但病情易反复,腺体萎缩、异型增生及肠化生的逆转仍是治疗的难点。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优势可,疗效突出,能明显减少病情反复,且能有效改善异型增生及肠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归属于中医脾胃病范围。中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也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为六腑之一,具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六腑以通降为用,若胃气不降,糟粕浊气留于中焦,满而不泄,则出现胃脘胀满、疼痛、纳呆等症状。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胃与各脏腑、经络、诸窍等联系紧密。任何脏腑、经络受邪都可能引起脾胃病的发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情志失和、饮食不调、外邪犯胃(包括Hp感染)、药物所伤以及先天禀赋不足、脾胃素虚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主要有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几种基本证型。
临床上各医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因素及证型分布都有各自的见解。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1、通过对5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因分析,发现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外邪犯胃(Hp感染)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
2、调查显示,饮食不节、脾胃虚弱、七情所伤、药物所伤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因,其中脾胃虚弱是决定因素。
3、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多与饮食、情志、外邪等因素有关,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气滞血瘀是本病的病理基础。
4、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得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虚、瘀、毒”三方面,“虚”为脾气虚、脾阳虚或胃阴虚,“瘀”为血瘀、气郁,“毒”即痰毒、湿毒、热毒。
5、认为正气亏虚及胃络瘀血证是主要病理基础,浊毒内蕴、毒瘀互结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
6、认为脾胃虚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之根本,气滞、痰热、瘀血为发病之标。
7、认为气滞胃热络瘀、脾胃虚弱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以健脾补气益胃、理气清热通络为基本治疗方法。
归纳以上医家的研究及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外邪犯胃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医家认为脾胃虚弱是本病发病的根源,血瘀、气滞是本病之标,同时痰湿、郁热也是常见的病理因素。因此大部分治疗主要主则以补益脾胃、理气活血、清热化湿为主。
提示:咨询预约挂号,请点击拨打24小时服务热线:027-87878466 或点击拨打医助手机(微信同号):15607131150
请添加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号:chengshunhezhongyi ,或用微信扫描上面的公众号二维码、小程序码。
1、关注公众号后,点击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的:在线挂号,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2、扫描小程序码打开微信小程序后在首页的预约挂号版块或点击预约挂号、挂号的按钮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
地址: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武珞路442号中南国际城AB座2层6号房、3层1号房-1
咨询热线:027-87878466、15607131150
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鄂ICP备2024048673号-1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